合约交易历险,风险储备金揭秘

3月23日,两家提供合约交易服务的交易平台火币和OKEx卷入“被维权”的传闻中,“312”比特币暴跌日带来的合约市场爆仓影响仍在延续。
38亿美元的总爆仓额也给一些合约交易平台的风险储备金带来压力。蜂巢财经统计了10家提供合约交易服务的平台发现,3月12日、13日两天,包括币安、Gate.io等平台的风险储备金都出现了大幅缩水,总额超4800万美元。
主要用于抗穿仓风险的储备金缩水,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平台风控能力。而在穿仓分摊上,风险储备金外,在由谁承担分摊的问题,各个平台也存在机制设置理念的差异。
业内人士也提醒,储备金无明显波动并不意味着平台合约交易低风险,“如果平台的合约交易量少,没有太多用户去交易,爆仓、穿仓的用户自然少,储备金量也可能不会发生太大变动。”
四平台储备金总缩水4800万美元
距离3月12日比特币价格减半过去近两周时间,暴跌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合约市场延续,除了投资者的因爆仓亏损外,对交易所的冲击也开始浮现。
当日,Bitmex、火币和OKEx三家出现交易页面卡顿,币安和Gate的风险储备金出现大幅缩水。3月23日,两张“维权”图片指向火币和OKEx。火币否认“宕机”,仅称出现了“资产系统产生一定范围的划转延时现象”;OKEx则表示,愿承担因平台原因造成的用户亏损。
无论是对投资者还是交易平台,“312”极端行情给合约市场的冲击无疑更大。当日,比特币从7400美元跌至5500美元,引发了合约市场连环爆仓,24小时爆仓总额达24万美元;次日早晨,币价继续下挫,自5500美元最低跌至3800美元。上午10点左右,Bitmex停机维护,期间,火币和OKEx的客户端再度出现短暂卡顿。
交易页面过载呈现出的卡顿,直接影响投资者无法及时管理仓位,而Bitmex作为一家深度较好的交易平台,其BTC价格常被其他平台作为指数成分使用。因此关联,更加剧了市场波动。
部分海外用户开始在推特上呈现质疑态度,认为Bitmex以“拔网线”的方式防止崩盘来“自救”,以此避免消耗交易所的风险储备金,“宕机后拉上去爆空来赚保险基金。”巧合的是,在3月12日和13日的Bitmex宕机期间,平台的风险储备金从33881 BTC上升至36493 BTC。
风险储备金常常是合约交易提供商为填补极端行情下穿仓、分摊风险而设立的储备资金。对于Bitmex风险储备金的增加,盈链资本创始人朱荣认为属于正常现象,“因为平台会自己接手用户的爆仓账单,再择机抛出来,所以有盈利很正常,跟平台是否做手脚关系不大。不过宕机确实是个问题。”
OKEx Research高级研究员William也表示,因为有大量合约爆仓,用户订单被强平后,剩余资金都会注入风险储备金,同时,穿仓的损失较小,不需要用太多的风险储备金来弥补穿仓损失,所以会造成风险储备金不减反增的现象。
据社交交易平台合约帝APP显示,本月12日至13日期间,市场总计爆仓3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270亿元。
巨额爆仓给交易所的风控带来十足考验。蜂巢财经统计了币圈10 家提供合约服务的平台风险储备金情况,发现除Bitmex、火币等少数交易所外,在3月12日至13日期间,包括币安、Gate.io等在内的平台,其风险储备金都出现了大幅缩水的现象,缩减总额超4800万美元。

各平台风险储备金变化情况
其中,币安永续合约储备金减少了6633 BTC,缩水率超50%;OKEx储备金减少了654 BTC,缩水率超11%;BiKi储备金减少2742USDT,缩水率比例超46%。
合约帝APP人员告诉蜂巢财经,通常情况下,储备金减少的部分大约是穿仓后平台所要填补的金额。
穿仓损失由谁担?各所机制存差异
极端行情如同“试金石”,检验着各平台对合约产品的技术能力和风控水平。遗憾的是,“312”币市大考,提供合约交易服务的多家平台或多或少遭遇冲击,其中包括因连环爆仓带来的穿仓损失。
期货合约市场上,当价格触发强制平仓点位后,交易平台会对投资者的交易仓位强制平仓。当资产价格波动过于剧烈,强平的订单无法及时完成撮合,而用户的保证金又不足以覆盖其仓位亏损的金额时,就会产生穿仓现象,平台因此亏损。
当风险储备金不足时,穿仓亏损由盈利用户按比例分摊弥补。2019年起,提供合约服务的平台,如OKEx和火币,都开始完善风险储备金机制,之后也成为合约服务商的标准化建设。
风险储备金也就成了极端行情下降低用户分摊比例的后盾,风险储备金的存量也成为平台抗穿仓风险的指标之一。
“显然,各大主流交易所在这方面都做得不尽人意,但也不能完全归咎于交易所,毕竟两周前的行情太极端了。”合约系统开发人员王震(化名)告诉蜂巢财经。
William回忆了两周前币市风暴的极端性,“3月12日市场大跌21%,连上前几天的暴跌,已经累计暴跌了55%左右,这意味着即使在前几天开2倍的低杠杆合约,12日当天依然会面临爆仓的风险。”
王震介绍,与币圈不同,传统期货市场产生穿仓损失后,会先由券商机构进行垫付,然后再向投资者追缴。正因如此,各大券商都会根据市场风险和自身实力,控制杠杆倍数。但币圈没有券商概念,为了应对极端行情带来的穿仓风险,各大交易所运营团队都采用了风险储备金机制,“合约平台的风险储备金多数源于用户爆仓强平后的盈余,或者是自动减仓后的资金。”
自动减仓机制是指,当爆仓用户因穿仓出现损失时,交易所会主动将风险最高且盈利排名最高的用户进行减仓,“说白了,就是不让你赚到本该属于你赚的钱。”
“3.12”大跌当日,一些交易所的自动减仓机制也受到质疑,首当其冲的便是币安。12日晚,有投资者称,币安用户的盈利单因平台的“ADL自动减仓机制”遭强平。

有用户“吐槽”了币安的自动减仓机制
蜂巢财经检索发现,除OKEx外,多数提供永续合约业务的交易平台都采用了“自动减仓”机制。
William向蜂巢财经表示,OKEx的合约业务采用的是用户均摊机制,即当风险储备金无法全额抵扣时,由当日所有净盈利的用户按自己净盈利占总盈利的比重来均摊。
他认为,用户均摊机制与自动减仓机制各有优劣,“前者强调公平,人人平等;ADL机制强调对中小投资者利益的保护,但对于持仓大户以及能经常盈利的专业投资者可能不太公平。”
无论哪种机制,王震看来,币市穿仓带来的损失最终都由投资者买了单,“表面上看,当币市发生穿仓后,会由交易所的风险储备金进行赔付,但储备金中包含爆仓用户没爆完的资产,传统期货市场,这部分钱属于投资者,谁也拿不走。”
风险储备金无波动不等于低风险
10家被统计的合约交易服务平台中,有6家平台的风险准备金或无明显波动,或出现增加的情况,这是否意味着这些平台不存在穿仓问题?
业内人士给出了否定答案,因为不排除爆仓用户账户中未爆仓部分的资产冲入了风险储备金中,补平了平台穿仓的亏损。
在王震看来,储备金无明显波动还暗涵其他原因,“如果合约业务的交易量不高,没人玩,自然不会大规模的爆仓用户,”
William也同意上述观点,“从现实角度出发,平台交易量少,所以合约爆仓和穿仓现象少的可能性也比较大。”
过去一年,加密货币衍生品交易市场实现了从月交易量几十亿到上百亿美元规模的跨越,尤以头部交易平台引领的合约产品爆发为代表。
Bitmex、OKEx合约、火币DM等大所引领下,更多的交易平台将能应对牛熊、旱涝保收的合约交易纳入产品基建中,也让整个合约市场的交易量上升了一个量级。评级机构TokenInsight预测,到了2020年,全球市场合约(期货)交易量将达到现货交易量的两倍以上。
不过,2019年全年数据显示,提供合约服务的Bitmex、OKEx、火币DM的交易量之和占全市场比例为85%。币安在2019年9月推出BTC/USDT永续合约后,市场份额也从9月份的2.5%增长到年底的13.7%,一举跻身BTC合约日交易量排名Top 4 的位置。
截至目前,据币安官方数据显示,其合约平台已实现了数十亿美元的交易量,成为了比特币合约交易量最大的交易平台之一,成为合约“蛋糕”争食者最有力的一方。
合约产品需要具备用户积累、系统体验、风控能力等综合指标。有尚未上线合约交易的平台人员表示,“相比现货交易,合约业务对平台交易深度的硬性需求更大,盲目进场,只会费钱费力,但如果不加紧时间布局,在币圈牛熊不明的情况下,光凭现货交易业务或许也难以为继。”
一位不愿具名的合约产品运营负责人告诉蜂巢财经,合约这块利润高地的头部格局不断固化,小平台要闯出来的难度无疑更大,“需要从平台交易深度、风控机制下手,耐心寻找破局之道。”
尽管“312”极端行情已去,但市场走向仍不明朗。头部平台的合约交易服务在这次暴跌行情中尚暴露出不足,更遑论小体量的“争食者”们。合约衍生品的红海战场中,交易深度和风控能力依然是选手们需要磨练的功力。

原创文章,作者:db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oubi.com/?p=7774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