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火爆币圈,你却还不懂,你OUT了

 

最近 STO(Security Token Offering)突然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成为近期热点。在ICO泛滥遇冷的当下,STO引起众多币圈人士的热议。

那么STO究竟是什么?STO、ICO和IPO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未来STO发展的前景在哪里?是否又会成为机构割韭菜的利器?

什么是STO?

2017年,基于比特币、区块链等概念的新型融资方式 ICO,因超高收益而迅速蹿红。甚至有资深玩家给其编制了“一币一别墅“的美梦。“中国大妈”们纷纷入场,但更多的网友却吐槽称,ICO 太乱了,项目鱼龙混杂,骗子横行,随意定价,圈钱就跑。鉴于ICO对市场造成的混乱和监管的缺失,多个国家政府已经命令禁止开展ICO形式的融资活动。

然而新的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新技术总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ICO被令行禁止不久数字货币世界里就诞生了一新名词:证券代币发行(Security Token Offering  STO)。在全球范围内,STO正在逐渐成为私人资产证券化以及风险资本融资的有效替代方式。

STO即证券化代币发行,指在确定的监管框架下,按照法律法规,行政规章的要求,进行合法合规的通证公开发行。STO是现实中的某种金融资产或权益,比如公司股权、债权、知识产权,信托份额,以及黄金珠宝等实物资产,转变为链上加密数字权益凭证,是现实世界各种资产、权益,服务的数字化。

而STO之所以能取代ICO,很大的区别在于STO所代表的资产已经存在于“现实世界”中。STO通常具有传统证券性质例如利润分配、股利分配、投票权、资产抵押担保债券等,通过非公开募集和公开募集方式对外募资。

timg (9).jpg

而ICO作为生态系统内的支付或流转媒介用于在区块链平台或生态系统中购买商品或服务,仅具有虚拟货币性质和商业用途。换句话说,STO就像传统金融和区块链世界之间的桥梁。

STO介于IPO与ICO之间。一方面,STO因承认其具有证券性的特征,接受各国证券监管机构的监管。虽然STO依然基于底层区块链技术,但能通过技术层面上的更新,实现与监管口径的对接;另一方面,相对于复杂耗时的IPO进程,如同ICO,STO的底层区块链技术同样可以实现STO更高效更便捷的发行。

去中心化和监管,如何兼得?

STO 不可避开的一个话题就是监管。可是,当我们在区块链世界里谈论监管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

监管实际上是说我们抛弃了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和全球化,我们开始走向狭隘的国家主义。

通过 STO 发行的证券类通证(Security Token),从首次发行到在二级市场交易都要合规。而法律法规显然是地域性的。在马耳他合规的证券在美国不一定合规,那么在马耳他注册的交易所上交易的 Security Token 是不是就不可以向美国用户提供服务?

区块链被发明出来本身是想要独立于政府机构的权威之外、打破国界的屏障,使资本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没有阻碍的流通。通过 ICO,杭州的一家初创小企业可以拿到美国、欧洲投资者的投资。可是 STO 似乎又把一切带回了 ICO 出现之前,创业者只能通过官方许可的途径获得认证投资者的投资。

STO 的宣传者们往往鼓吹它的流动性,因为通证基于 ERC-20 或者其他主网可以在全世界自由流动。可是,在这样全球市场都分裂开来的情况下,资产的流动性能有多强?实际上,关于流动性,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二级市场还没有起步的问题。受到政策的限制,证券类通证只能在指定的交易所进行交易,无法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流动,Token 如果不能自由交易,那么流动性又从何谈起呢?

timg (10).jpg

STO可以说是安全、有保障且更理智的ICO。

2017年1月初火爆的ICO,随着泡沫的逐渐被戳破,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其实自2017年1月初以来,初始代币发行(ICO)的热度不亚于现在的STO,吸引了很多风险投资公司和区块链企业的目光。然而,由于缺乏监管以及人群的无知,ICO泡沫膨胀,使投资者处于危险之中,紧接着迎来全球多数国家监管。

根据加密货币分析公司Autonomous Next的一份报告显示,自今年年初以来,全球ICO筹集的资金截至9月份已经大幅下降了近90%,而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证券代币发行STO的出现。

结语:

突然热络的STO其实需要冷思考。对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通证等新的金融服务、产品和模式的管理,STO是一场很好的尝试,处于发展初期的STO,标准不完善,监管不明确,熊市之下融资困难等风险尚待解决,如何发掘优质项目,扩大流通性更是交易所的难题。因此前路依然漫长,需要从思维、理念和技术上进行创新与突破。

原创文章,作者:,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oubi.com/?p=1991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R code